出租人侵犯我的优先购买权,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8-11

内容概要

在租赁关系中,当出租人实施出租人侵权行为,特别是侵犯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时,承租人可依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启动维权程序。承租人维权的核心环节包括核查出租人是否履行法定通知义务、及时主张权利、收集充分证据,并最终通过起诉索赔来维护合法权益。这一过程旨在确保承租人依法获得优先受偿地位,为后续详细探讨维权步骤奠定基础。

image

优先购买权被侵犯

承租人依据《民法典》享有的优先购买权受到出租人侵害时,其核心权益即面临直接威胁。这种侵权行为通常表现为:出租人在出售租赁房屋前,根本未履行法定的通知义务,或者虽然进行了通知,但通知内容不实(如隐瞒真实交易价格或交易条件),抑或在承租人依法主张权利后,出租人仍执意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此时,承租人原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法定权利被强行剥夺,其合法权益遭受了实质性的损害。面对此类侵权情形,承租人必须意识到法律赋予其明确的维权途径。

民法典法律保障

我国《民法典》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明确确立了该项权利的核心规则。基于民法典确立的规则,出租人在出售租赁房屋时,必须履行法定通知义务,将出售意图及具体条件及时告知承租人。这不仅是程序要求,更是承租人得以行使其优先购买权的前提。若出租人未依法履行通知义务,或者在承租人主张权利时设置障碍,则直接构成对承租人法定权益的侵害。法律赋予承租人相应的救济途径,使其在权利受损时,能够依法向法院主张权利,包括要求确认出租人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无效,或者在特定情形下请求损害赔偿,以维护自身在房屋交易中的平等地位。

核查通知义务

当出租人侵犯优先购买权时,承租人应首先核查出租人是否履行了法定通知义务。根据民法典规定,出租人在出售房屋前必须向承租人发出书面通知,明确包含出售条件、价格等核心信息。承租人需仔细确认是否在合理期限内收到通知,并检查通知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如果发现通知缺失或存在瑕疵,例如未及时送达或关键细节模糊,这将成为后续承租人维权的基础证据,并可能构成出租人侵权的初步认定。及时核查有助于避免权利受损,并为书面主张等后续步骤提供坚实支撑。

image

15日内书面主张

在确认出租人侵权行为后,承租人应迅速采取行动,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必须在得知侵权事实后的15日内以书面形式主张优先购买权。这一时限具有法律强制性,旨在保障权利主张的时效性,避免因延误而丧失维权机会。书面主张可通过挂号信、电子邮件等可追溯方式提交,明确表达购买意愿和权利诉求,同时保留发送凭证作为证据。这不仅强化了承租人维权的有效性,还为后续的起诉索赔流程提供了必要支持。

收集侵权证据

在书面主张权利后,承租人应系统性地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出租人的侵权行为。关键材料包括租赁合同原件、出租人未履行法定通知义务的证明(如短信、邮件或书面记录)、房屋买卖交易文件(包括成交价格和时间)以及第三方证人证言。根据民法典的明确规定,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未获及时通知或权利受阻时可主张赔偿。同时,保留租金支付凭证、沟通记录和物业交接文件能有效强化侵权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为后续起诉索赔奠定坚实基础。

起诉索赔流程

在收集充分证据后,承租人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出租人侵权赔偿。首先,需准备书面诉状,明确阐述优先购买权被侵犯的事实、造成的损失以及具体索赔金额,并附上相关证据如合同、通知记录和交易凭证。其次,根据民法典规定,法院将审查出租人是否履行法定通知义务及是否阻碍权利行使,从而判定赔偿责任。整个流程中,承租人应积极参与庭审,提供补充材料以强化诉求,确保维权过程符合法律程序。

依法维权步骤

出租人侵权行为侵犯了您的优先购买权时,承租人应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采取系统性维权措施。首先,立即核查出租人是否履行了法定通知义务,这是确认侵权事实的关键起点。其次,在得知侵权情况后15日内,必须以书面形式正式主张优先购买权,以保留法律追索权。最后,收集充分的侵权证据,如交易记录、通知缺失证明等,并向法院提起起诉索赔诉讼,确保维权过程符合法定程序。这些步骤相互衔接,强化了承租人维权的法律基础。

上一篇:房屋租赁未经房东同意装修,房东可以让我恢复原状吗?
徐律师 高级律师
擅长争议解决业务,提供全方位的深度法律服务,丰富的办案经验,团队累计服务超500家,诉讼标的额逾50亿元。
法律百科
房屋出租 房屋租赁 房屋维修 租房东西坏了 租房纠纷律师 租房纠纷 租房损失 租房赔偿 房屋损坏 租房起诉 租房诉讼 房屋争议
法律难题 专业解忧
回复及时,响应迅速
咨询即时响应,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专业服务,精准解决
资深律师团队,提供定制化法律方案
一对一服务,隐私保障
专属律师对接,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立即咨询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